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非常罕見地直接向海外媒體發表講話﹐對中國政府的奧運會籌辦工作進行了解釋。他同時表示﹐儘管國內經濟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加﹐但中國將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政策。
特別報導
‧2008年北京奧運會胡錦濤主席說﹐我們有一個願望﹐就是讓全球體育界的盛會──北京奧運會﹐能夠取得圓滿成功。他承認中國在奧運之年遭遇了巨大挑戰﹐其中既包括通貨膨脹﹐也包括四川大地震等諸多自然災害。
他說﹐中國的國內經濟面臨著日益增多的挑戰和困難﹐我們希望深化改革和開放﹐通過政府的各項政策來保持經濟持續增長並控制物價上漲。
胡錦濤主席週五向一些外國媒體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在非常認真地履行申辦本屆奧運會時的承諾。他說﹐北京奧組委一直在努力為本屆奧運會創造良好條件﹐但這也是在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創造條件。
胡錦濤主席表示﹐北京奧運會屬於中國人民﹐更重要的是﹐它也屬於全世界人民。
週五距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整整一週的時間。目前中國的奧運會籌辦工作吸引了國際上越來越多的評論﹐其中並不都是溢美之詞。胡錦濤主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接受海外媒體採訪的。
在一些方面﹐中國被指責為矯枉過正:政府為防止恐怖襲擊和政治示威而採取了極其嚴格的安保措施﹐這引起了北京居民和外國遊客的不滿。對簽證的限制令許多海外遊客無法來中國親身體驗奧運﹐北京許多賓館仍有大量客房無人入住。北京週邊的檢查點和稽查點使許多貨物無法運抵北京的超市和企業。海外記者繼續面臨網絡封鎖和如臨大敵般官員的干涉﹐儘管政府承諾不會限制新聞報導自由。
抗議組織也將奧運視為吸引關注的天賜良機﹐這些組織一直在抨擊中國對待國內政治批評人士的方式以及北京與蘇丹、緬甸與津巴布韋等國政府的關係。胡錦濤重申了中國政府對此的一貫立場。他表示﹐我不認為將奧運政治化有利於解決這些問題﹐這有違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
而在另一些方面﹐中國又被認為努力不夠。北京市政府正全力趕在奧運會之前解決北京空氣污染的老大難問題﹐近日來公佈了更為嚴格的交通和工業管制措施。胡錦濤表示﹐政府正在努力實現淨水藍天的目標。主席還說﹐政府還在努力培養民眾的環保意識。
胡錦濤主席表示﹐政府希望在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控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他說﹐我們希望更加關注改善民生。
以接受海外記者採訪的方式走進媒體聚光燈﹐這對66歲的胡錦濤主席來說可謂罕見之舉動﹐他此前一直不願這樣做。胡錦濤主席從未在中國或是國外舉行過記者會﹔他上次在北京面對海外媒體還是2007年10月份﹐當時胡錦濤主席簡單地介紹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新常委。他和其他官員都沒有回答問題。
中國前任國家主席江澤民主席在重視與媒體的溝通方面也強不了多少﹐他基本只在與外國領導人聯合舉行的記者見面會或是精心準備的採訪中向媒體發表講話。
胡錦濤主席於2002年11月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隨後於2003年初就任國家主席﹔在此之前﹐中國以外的觀察人士對他瞭解甚少。胡錦濤主席政治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甘肅、貴州和西藏等中國的最貧困地區渡過。而這些地區的外國投資者和其他來訪者比較少。胡錦濤在出任國家副主席後才開始出訪亞洲國家﹐這幫助他積累了有限的外交政策經驗。他後來又陸續出訪了很多國家。
不過﹐胡錦濤主席的領導特色是關注需要優先解決的國內問題﹐他尤其關注農村和內陸地區﹐這些地方的發展遠遠落後於經濟繁榮的沿海地區。胡錦濤主席倡導“均衡”和“科學”的發展﹐具體而言就是更為均勻地在全國分配政府支出﹐同時擴大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會服務。
這一政策取向也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大力支持﹐兩位領導人因此在中國民眾中獲得了廣泛支持。不過﹐他們都不是西方意義上的自由派人士。外界原先指望胡錦濤主席能帶領中國走出一黨專政﹐逐步實現政治開放﹔但在中國加強對媒體和網絡的控制力度﹐打擊持不同政見者之後﹐這些希望也已經漸漸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