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2008

歐盟與微軟:兩強的9年戰鬥


2007年9月17日注定是微軟難以忘懷的一天。這一天,歐盟初審法院13名法官身穿黑袍走進法庭。 62歲的丹麥主審法官波維斯特道夫宣讀了判決書,裁定微軟壟斷行為成立。微軟拿到了歐盟初審法院4.97億歐元的巨額罰單。微軟與歐盟長達9年的較量,終於告一段落。如果對這場較量稍作回顧,就會發現,在激烈的觀點碰撞中,反壟斷的認定如此微妙。

這場反壟斷官司中,爭議焦點之一就是捆綁銷售問題。

自從微軟誕生以來,憑藉的Windows操作系統,微軟佔領了從個人電腦到服務器的廣闊市場,微軟帝國所向披靡。歐盟委員會認為,微軟濫用了自己的壟斷地位,於是在2001年8月聲稱:微軟在操作系統中捆綁了“媒體播放器” ,對其他公司造成了不正當競爭。

人們記憶猶新的是:在互聯網興起之初,網景公司最早開發出互聯網瀏覽器Netscape中,並迅速佔據絕對市場份額。誰料,微軟只是簡單地把自己開發的瀏覽器與在Windows系統捆綁,就將網景公司打得滿地找牙。而這次歐盟委員會指責的,是微軟在媒體播放器領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競爭者真正的公司曾開發出大受歡迎的播放軟件,也得到了諸多評測機構的認可。歐盟委員會的律師托馬斯溫耶指出:正是微軟故伎重施,通過捆綁“媒體播放器” ,讓真正的公司的業務“幾乎被摧毀” 。

歐盟的指控似乎鐵證如山,但微軟的辯駁同樣擲地有聲: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應用的數量成倍增長。今天的用戶隨時隨地都要用到圖片,聲音,視頻功能,歐盟要求提供不帶媒體播放器的操作系統,無異於讓汽車廠商銷售不帶車燈和雨刮的轎車!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找茬兒,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為微軟辯護的經濟學家和律師提出了第二大抗辯理由,在微軟操作系統捆綁媒體播放器的行為中,找不到典型的受害者。稍加分析就會發現,對消費者而言,不需要付出額外代價就能得到播放器軟件;對競爭者而言,他們依然可以開發並銷售運行在在Windows系統上的播放軟件。既然找不到受害者,怎麼能判定違法?

在歐盟與微軟的較量中,另一個焦點就是開放技術信息問題。

這還得從這場官司的起點說起。 1998年12月,美國太陽微電子公司率先向歐盟委員會投訴微軟公司,稱微軟有意隱藏技術資料,使得太陽公司的服務器無法與運行微軟操作系統的電腦有效對接。歐盟委員會經過調查,要求微軟向競爭對手公佈“完整而準確”的通信協議。

受到這樣的裁決,微軟公司的反擊同樣有力。他們亮出了尚方寶劍---知識產權。微軟表示,通信協議是開發者經過艱苦的努力和創造形成的無形資產,這完全是商業秘密,受到全世界版權法和專利法的保護。既然是一種排他性的保護,競爭者當然不能分享。要求公佈技術文檔,完全是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判決。

縱然抗辯如此有力,歐盟還是作出判決:要求微軟為研發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對手提供有關通信協議,以及銷售沒捆綁我- diaplayer的的Windows系統,並處以巨額罰金。經過了9年的漫長跋涉,微軟拿到的,依舊是失望。

歐洲初審法院的判決,如同燙手的山芋,讓軟件帝國的皇帝不知所措。在2004年,微軟就拿到了類似裁決,最難以接受的就是向競爭者公佈技術信息。可當它稍一遲疑,就拿到了2.8億歐元的追加罰單,並在幾個月後被處以每天300萬歐元的罰款。

人們不能理解的是,同樣的被告,在美國卻得到了不同的結局。早在1998年10月,美國就立案調查微軟壟斷。兩年後,微軟被判壟斷成立,面臨被分拆的命運:一個專營電腦操作系統,另一個則經營除操作系統外的其他內容。直到2000年8月才出現轉機,美國聯邦法庭更換了法官,讓這道反壟斷的方程算到最後,奇蹟般得到了喜劇性結局,微軟躲過一劫。

同樣的行為,為何有不同的命運呢?說到底,就看法官怎麼算這筆賬。在微軟的官司裡,美國與歐盟的法院作出了不同的判斷。比如,歐盟認為微軟應該公佈技術文檔,但美國法官卻認為,微軟與太陽微電子公司正處於激烈競爭中,如果公佈技術文檔,可能損害而不是促進競爭,也會威脅消費者以及行業內其他競爭者的利益。所以法院並未支持原告的請求。

微軟是否被分拆,同樣是一筆賬。微軟的辯護團隊算清了幾種結局:如果將微軟縱向一分為二,專營操作系統的公司仍將佔市場的85 %以上,而專營辦公室辦公軟件的公司也佔90 %以上的市場,兩個企業依然在各自領域佔壟斷地位,一旦兩個公司都提價,就會危害消費者利益;而如果水平分解微軟公司,那麼眾多公司都可以銷售在Windows軟件,他們可能競相壓價,不利於維護知識產權;最後,分解微軟公司的目的是促進競爭和技術創新,但分拆之後,其他企業未必能開發出與微軟競爭的軟件。

在反壟斷領域,歐盟對微軟的這一判例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高科技行業即將掀起反壟斷浪潮。相比之下, 4.97億歐元的天文數字已經不足掛齒。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行業巨頭的崛起,市場份額的集中,反壟斷問題將越來越普遍。反壟斷的認定是一道微妙的算術題,它充滿變數,需要多年的時間才能解開,而且結果關乎一家企業的生死存亡…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