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2008

中投應該大膽抄底華爾街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專稿

鄧聿文

多種跡象顯示﹐現在是抄底華爾街的時候了。

本週﹐在美聯儲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由投資銀行轉為控股銀行後﹐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團和股神巴菲特先後宣佈對這兩家投行進行注資。據悉﹐還有一些金融機構對它們表現出了興趣。同時﹐美聯儲放寬了限制資本運營公司和私人投資者大量入股銀行的規定﹐允許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和政府投資基金入股銀行。相信會有更多的私人機構和主權財富基金對抄底華爾街躍躍欲試。

但是在最新的這波抄底行動中﹐卻沒有見到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的身影。據報道﹐摩根士丹利曾有意向中投公司出售至多49%的股份﹐兩者也為收購之事接觸過。然而﹐中投在審慎評估後﹐回絕了摩根士丹利的請求﹐致使其“上了日本人的床”。

為什麼中投這回在抄底華爾街時表現得猶疑不決、縮手縮腳呢?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揣測:比如﹐中國多個部門之間對投資摩根士丹利有不同意見﹐致使中投的決策受到制肘﹔或儘管美聯儲已放寬收購美國金融資產的標準﹐但鑒於中投身份的敏感﹐其增持摩根士丹利的股份很容易被看成是國家行為﹐從而可能增加通過美國政府審查的難度﹔再或是中投沒有衍生品操作經驗﹐投行經驗也不多﹐在對美國次貸危機把握不大的情況下﹐不敢貿然出手﹔等等。

這些都有可能。但我更傾向於相信﹐去年對華爾街的兩次投資失敗使得中投管理層背上了包袱﹐在決策時變得保守。去年5月和12月﹐中投先後投資30億美元和56億美元於黑石和摩根士丹利﹐如今這些投資都已大大縮水﹐這使中投管理層飽受國內批評。鑒於此﹐中投的謹慎是可以理解的。

但彼一時此一時﹐次貸危機在經過多波發酵、華爾街幾大有實力的投行相繼破產和被收購後﹐我認為最壞的時刻即將過去。跡象就是前述日本和巴菲特的收購﹐當然﹐還有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救市。以日本人對外投資的風險意識之強以及巴菲特對市場的敏感﹐虧本買賣是不會做的。而美國政府的大規模救市﹐亦說明華盛頓對華爾街的嚴峻狀況是心中有底的﹐否則﹐也不敢冒破壞自由市場規律之大不幃採取救市這種快刀斬亂麻的方式。

自然﹐每一項投資都需要規避風險。何況是主權財富基金這樣的大手筆投資﹐更何況它是用我們多少人力以及自然資源才換來的外匯。因此﹐在考慮投資的時候﹐謹慎是應該也必須的。然而﹐在機遇到來時﹐也必須果斷抓住﹐不能因為以前的失敗就變得杯弓蛇影﹐自縛手腳。這當然也是對投資者的判斷力和決斷力的考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