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2008

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有政治目的

中國計劃周四將航天員送入空間軌道,進行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此舉凸顯了中國對成為世界大國的渴望。

三名航天員組成的航天員乘組將測試人體生命維持技術,並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實驗。

不過這次近3天的載人航天飛行,以及中國其他的空間項目,也有著顯而易見的政治目的:提升政府在國內外的形像。中國國家航天局稱其工作對提高國家的實力和聲譽非常重要。
中國是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有史以來第三個利用自造火箭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規模盛大的北京奧運會剛剛閉幕,這次科技實力的高調展示很可能促使世界重新評價中國,並提高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定於周四在聯合國大會上就經濟發展等主題發表演講。

世界銀行中國及蒙古局局長杜大偉(David Dollar)說,現在世界對中國寄予厚望,期待它將在解決全球問題上發揮作用。

這樣的期望導致國內外對中國的看法可能相差懸殊:外界把中國視為一個繁榮、有能力的全球參與者,而國內的領導人卻仍常常把中國描繪為一個窮國。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上周說,我們的經濟無疑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是從根本上講,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說,中國人或許在心理上還沒有對不斷增長的讓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的需求做好準備。

有些人稱中國實際上是個第三世界超級大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種替代西方標準模式──民主制度、私有化、市場經濟和取消貿易壁壘──的方法。

不過,中國如今不但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同時又是新興世界強國。這種雙重身份在即將進行的飛船發射中可見一斑。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飛船將在甘肅省的發射基地升空。根據政府的數據,當地農民的平均年收入約為350美元。

在現代歷史中,中國的經濟發展造就了世界上數量最大的脫貧人口。今年,中國預計將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但是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卻僅位居世界第100名,剛剛超過納米比亞,還不及哥倫比亞。中國是世界上每日收入不足1美元的人口數量第二大的國家,僅排在印度之前。

在很多方面,中國都在締造強國的形像,在形象工程上大量投資;而到目前為止,這些還都只是更為富有的工業化國家的專利。中國去年將一顆探測衛星“嫦娥一號”送入了月球軌道。

其中很多活動,包括空間項目,都是針對國內民眾,以便鞏固其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支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黃海說,中國民眾對空間項目感到非常自豪。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曾說,中國建立第一個空間站後,航天員們打算在太空中設立一個黨支部。

中國還成為向發展中世界提供高科技的供應國。中國已經利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為外國公司和政府發射了數十顆衛星。今年底,中國計劃為委內瑞拉發射一顆中國制造的通信衛星。

批評人士說,中國不應該被當作發展的典范,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已經讓環境付出了巨大代價。除此之外,政府還未能設立必要的監管體系,確保中國食品和藥品的安全,比如最近就在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牛奶中發現了有毒化學物質三聚氰胺。

不過,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官員交流和學習項目上也增加了投入。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日益把中國推舉為發展中國家的榜樣。

比如,5月份中國政府邀請30位非洲國家政府發展項目官員赴中國進行為期兩周的學習考察,世界銀行也參與了這個活動。何亞非說,我們非常願意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我們的發展經驗。他指出,中國現在繳納了2.7%的聯合國預算,他說這個比例比其他任何發展中國家都要高。

世界銀行的杜大偉說,中國確實為其他努力脫貧的國家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其中包括,合理管理城市外來務工人員,以及大力投資基礎設施,然後向使用者收費,彌補建設成本。

中國自己說,它不尋求把自己的看法強加於人。中國政府在為本屆聯合國大會開幕而準備的白皮書中,呼吁援助國尊重非洲國家對發展模式的獨立選擇,並說在提倡和保護人權方面強迫遵循同一模式是不可取的。

1 則留言:

匿名 說...

中國火箭刺痛美國神經
中國在發射歐洲製造的商業衛星方面日益重要的地位不僅招來了批評﹐甚至還引發了一些美國議員和航天業官員要求報復的呼聲。

批評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法國商業衛星製造商Thales SA和中國國有火箭業日益緊密的合作關係上。中國火箭業的目標是成為重要的民用航天器發射服務提供商。除了懷疑這一中法合作會對美國航天業構成競爭外﹐這場爭論也引發了更廣泛的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出口限制問題的擔心﹐因為Thales還承擔著五角大樓某些敏感項目轉包商的角色。批評者表示﹐中國有可能通過與Thales的合作關係掌握美國的技術。

Thales已經採取了建立內部防火牆和其他安全措施以保護美國的技術﹐並表示對於該公司在全球展開的商業航天活動﹐將繼續對美國政府官員公開全部信息。Thales表示﹐該公司所有和美國客戶有生意往來的業務部門都將和政府官員密切合作﹐遵守美國的出口限制規定。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拒絕發表評論。過去﹐中國航天官員在強調與外國合作的同時﹐也制定了成為商業航天強國的計劃﹐部分計劃包括在更先進的助推器上發射數十顆本國衛星。

在和中國的合作項目裡﹐Thales旗下的Thales Alenia Space提供不含美國部件的小型通訊衛星﹐因此也就避開了美國有關技術出口的一系列限制。它們組裝、測試和發射的費用與美國同類設備相比要便宜40%。

每枚火箭的發射費用不到5,000萬美元﹐而美國和歐洲其他的發射服務則需1億美元。

在其他衛星發射服務提供商爭相漲價之時﹐如此低成本的一攬子合同幫助中國的火箭部隊和Thales贏得了許多重要商業訂單﹐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和委內瑞拉的不少民用機構都成為其客戶﹐這令西方競爭對手憂心忡忡。

中國商業衛星發射的雄心壯志引發了美國衛星製造商Loral Space & Communications Inc.和Orbital Sciences Corp.的不滿。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要求五角大樓迅速對中國火箭項目進行評估﹐並找出那些簽約使用中國發射設備的非中國公司。這份報告由來自夏威夷的民主黨人、參議員井上健(Daniel Inouye)牽頭﹐他也是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的負責人。Loral、Orbital以及五角大樓都拒絕發表評論。

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共和黨人馬克•科克(Mark Kirk)是國會眾議院一個兩黨中國研究小組的聯席主席。他說﹐中國政府希望利用其新興的航天項目來與那些有可能成為其火箭發射客戶的發展中國家加強關係。

儘管Thales和中國銷售的一般是比美國競爭對手精簡且功能稍遜的系統﹐但科克指出﹐中法這一合作有可能導致中國下一代火箭更加可靠、功能更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