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2008

亞洲股價是否已經夠低?

或許基金經理賺上一筆的時機又來臨了。

亞洲股票的估值已位於歷史低點附近﹐達到了以前幾次遇到麻煩時的水平。這次﹐市場跌到低點用了將近11個月時間。不包括日本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亞洲指數(MSCI Asia ex-Japan Index)自去年10月份的高點已下跌了45%。

策略師曾在亞洲股市應該大幅下跌的觀點上持相同看法﹐不過現在他們對股市何時見底存在分歧。

在過去的美國經濟蕭條和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及2003年非典型肺炎等事件中﹐亞洲股市都是在預期本益比跌至10.5倍時觸底。摩根士丹利稱﹐目前的本益比是11倍。

MSCI指數目前是賬面價值的1.8倍﹐也接近10年和30年的平均水平。

因此從歷史角度看﹐目前的唯一方向是上漲。但基金經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回答:目前的危機同前幾次一樣嗎?

這正是令人感到棘手的地方。

不久前﹐經理可以借助於亞洲經濟狀況良好、能夠抵御美國金融危機所造成沖擊的觀點。

亞洲金融危機至今已有10個年頭﹐這裡的銀行現在已成為西方同行的資金來源之一。基金經理還認為﹐中國作為亞洲經濟的火車頭將會抵消西方需求的放緩。

直到今年夏季時﹐建立在這些判斷上的眾多理論看來還無懈可擊。中國經濟的繁榮和該地區人口數據的變化意味著能源、食品和原材料價格的穩步攀升。

但現在﹐投資者對中國不再那麼信心十足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耗國。如今銅價較1年前下跌了10%。運輸和礦產資源類股的價格也遭遇了同樣命運。

本週﹐儘管原油價格暴跌﹐但從能源成本下降中直接受益的公司股票也出現了下跌。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跌了4%﹐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跌5%。

加上對全球金融類股的恐慌﹐就不難理解亞洲地區的股票投資者為何選擇無多了。

當然﹐航空和其它類股的反常走勢可能帶來了機會。不過﹐如果目前的洶湧拋盤準確反映了暗淡的經濟前景﹐寄希望於前幾次危機股市觸底的水平則可能存在風險。

1 則留言:

匿名 說...

中國救市措施有過猶不及的風險:

中國重拳出擊欲提振市場﹐但卻有過猶不及的風險。

本週早些時候出台的貨幣政策未能起到提振作用後﹐中國政府採取了更為直接的措施來推高股市﹕下調印花稅、讓政府投資基金買進中國三大銀行的股票﹐同時支持央企迴購上市公司股份。

連最推崇自由市場的美國政府都在忙著對金融機構國有化﹐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亦步亦趨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政府出台這個政策就像保姆﹐意在安撫投資者﹐他們幾年前傻乎乎地把錢投入股市﹐然後就一勞永逸﹐以為大好時光會一直持續下去。

從短期看﹐中國政府的舉措已經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滬市在本週暴跌9%之後於週五上漲9.5%。

但長遠看來﹐這些舉措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不管從中國證券市場的基本面前景來說﹐還是從中國政府希望經濟朝市場驅動型發展的願望來說。

股份迴購可能會消除投資者眼前對“大小非”可能涌入市場的擔憂。但這些股份將來某個時候還是得進入市場。

此前的印花稅下調也只是在短期內有所緩解──自今年4月上一次印花稅下調以來﹐股市已經跌去三分之一。

當這些措施造成的表面效應消退──也必將如此──中國的散戶投資者又會再次指望政府進行更多干預﹐而不是根據公司的基本面進行投資。

股市的混亂狀況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政府自己一手造成的。

中國政府鼓勵其民眾相信股市會只漲不跌﹐而未能宣傳市場的風險﹐同時在隨後無可避免地出現泡沫時袖手旁觀。

中國政府官員得好好研究一下道德風險的歷史﹐並運用財政及其他措施來支撐股市人氣及經濟發展。因為營造一個虛假的市場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