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2008

職場壓力如何應對

覺得工作壓力特別大﹖看看你週圍的人吧。

就算是在繁榮時期﹐在工作上一直保持冷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隨著經濟出現問題﹐裁員大潮開始席捲一些行業﹐許多人都比以前更擔心自己的飯碗牢不牢靠──而房子的價值、教育費用以及一大堆其他問題本來就已經夠讓人撓頭的了。更糟糕的是﹕不堪重負的老板和同事往往會將壓力轉嫁給其他人。

心理健康專家表示﹐今年的壓力跡象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因財務或工作問題造成的精神壓力而尋求專業幫助。據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會員制機構員工協助專業協會(Employee Assistance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統計﹐自貝爾斯登崩潰以來﹐打給員工協助方案的電話增加了10%左右﹐員工協助方案旨在為有心理健康問題和私人問題的人提供幫助。大多數人都能應對壓力。但如果你覺得坐在你隔壁的同事無法應對﹐該怎麼辦﹖

如果你發現同事出現問題﹐你或許會想提供幫助﹐這是可以理解的。而如果你是老闆﹐除了減輕壓力﹐你還得擔心員工的效率以及辦公室的士氣。

事實上﹐如果不能防止最嚴重的情形──辦公室暴力﹐老闆可能得為此負責。危險跡象包括直接威脅、作出威脅姿態或是說一些諸如“如果我不在了你們也不會想我”之類的話。

員工協助專業協會的網站編輯、註冊社工馬里納•倫敦(Marina London)說﹐如果你害怕某個人﹐很可能有充分的理由。專家表示﹐對於顯露出危險跡象的人﹐管理人員應當在安全人員的協助下立即給予謹慎的處理。

但大多數在職場承受著精神壓力的人都不會出現暴力行為﹐而顯示不對勁的警告信號可能也更為微妙。事實上﹐等你意識到同事有問題時﹐很可能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這也是專家建議儘早干預的原因。

蘇必利爾湖大學(Lake Superior State University)校長、專門研究職業心理健康的心理學家羅德尼•L.洛曼(Rodney L. Lowman)說﹐工作環境可能導致精神疾病﹐如果我們將健康的、心態良好的人放在槍林彈雨的環境中﹐他們覺得沮喪和焦慮的可能性很高。

專家表示﹐最顯著的警示信號是行為的變化﹐包括工作方式、飲食習慣等等。一些人可能會開始拼命工作。他可能會遲到﹐顯得沮喪、孤僻或粗暴﹐好像越來越不耐煩。得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預防性壓力管理教授奎克(James Campbell Quick)說﹐問題不在於與眾不同﹐而是所發生的變化。

今年夏天早些時候﹐在一個洛杉磯非營利機構工作的塔利亞•維特科夫斯基(Talia Witkowski)開會時力不從心﹐她的老闆將她拉到一邊。身為心理學家的維特科夫斯基說﹐老闆說她不像平時那麼敏銳﹐建議她那天剩下的時間休個假放鬆一下情緒。維特科夫斯基回到家﹐散了散步﹐寫了日記﹐然後為自己準備了一頓美味的晚餐。她表示﹐非常感謝老闆的洞察力和直覺﹐並給她放了一下午假讓她冷靜下來。

在試圖幫助承受精神壓力的人時﹐最重要的是與對方產生共鳴。威斯康星州Waukesha的心理學家、為企業擔任顧問的約翰•韋弗(John Weaver)說﹐要讓對方知道你理解他們的處境。

問同事過得怎麼樣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會有幫助。但重要的是不要冒昧。洛曼說﹐像“我覺得你在工作中有許多壓力﹐你應付得怎么樣”這種說法是可以的﹐重要的是進行交流﹐而不是要求對方回答問題。

永遠不要說別人有精神疾病。員工協助專業協會的倫敦說﹐你只能描述其行為﹐而不要直接下結論﹔你不能說“我覺得你有厭食症”﹐只能說“我很擔心﹐我覺得你瘦了很多”。也不要說“我覺得你是個酒鬼”﹐只能說“每天晚上下班後你都喝六瓶啤酒﹐我對此很擔心”。

如果你想幫助的那位同事顯得願意接受﹐你可以建議他們與公司員工協助計劃的心理健康專家談談。許多雇主都與外面的公司簽約﹐提供這類服務。洛曼說﹐要做的就是鼓勵員工去一個適當的渠道尋求幫助﹐並讓他們儘早這樣做﹐而不要越拖越晚。

絕對不能在工作之外提供幫助﹐尤其如果你是老闆的話。達拉斯的勞工與職業律師邁克爾•P•馬斯蘭卡(Michael P. Maslanka)說﹐這樣做總是會有不好的結果。處於壓力之下的人有時會依賴試圖幫助自己的人﹐認為跟這個人談談就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可能會開始要求更多的幫助。

馬薩諸塞州Westborough的心理學家、專攻管理問題的萊斯特•托比阿斯(Lester Tobias)說﹐如果情況嚴重﹐你得指出“我不是專家”。他建議的說法是﹕“我覺得這個問題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如果你想談談的話﹐你真的需要跟專家談。

如果你是老闆﹐在辦公室之外提供幫助──比如說打電話跟醫生約時間﹐或是讓人搭車──會讓你擔上責任。你一旦承擔了幫助別人的責任﹐這種責任就會繼續。如果你將來不繼續承擔這種責任﹐就會受到疏忽的指責。

因此如果你是老闆﹐你應該只提供與工作相關的幫助。將員工協助計劃的電話號碼告訴大家﹔試試減輕某些人的工作負擔﹔鼓勵員工休假﹔給員工額外的無薪假。

而如果你想幫助的對象並不領情﹐而他似乎並不會傷害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同時他的效率也沒有下降──那就算了吧﹐至少暫時算了。

洛曼說﹐你已經表達了自己的關心﹐這一點本身就會有幫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