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2008

網路,新戰場?


「資訊戰」是一個已經講了許多年的名詞,在電影裡也演到快爛了。但仔細算一算,這次的俄羅斯入侵喬治亞戰爭,似乎才是第一場傳統戰和資訊戰同時齊頭並進的戰爭呢。其實第一輪的「預演」似乎早就七月底就已經發生了,當時喬治亞總統的網站遭到 DoS 攻擊,但並沒有查出攻擊者的身份。到了八月十一日地面戰爭開打時,網路戰爭也同時打響 -- 不但多個喬治亞政府機構網站都受到了 DoS 攻擊,同時喬治亞中央銀行的網站甚至被換上了喬治亞總統和希特勒站在一起的合成照。喬治亞外交部最後不得不移到 Google Blogs 上發言,才總算能有個對國際社會直接發言的管道。

倒底是誰癱瘓了喬治亞的政府網路還真不好追查。雖然可以毫無疑問的說這一定是俄羅斯幹的好事,但卻無法確定是俄羅斯官方、由俄羅斯官方所資助的團體,還是個人駭客所為。目前並沒官方直接參與的跡象,一般專家認為最有可能是一個名為 Russian Business Network(RBN)的犯罪組織所為,這個犯罪組織有散佈惡意軟體、spamming、個人資料盜竊等多項網路犯罪的嫌疑。

但另一邊,Cnet 報導有研究人員根據這次喬治亞攻擊的模式判斷,罪魁禍首更像是一群興奮過度的年輕人所為,造成這麼大的破壞只是因為剛好撞上了準備不佳的喬治亞而已。喬治亞一方也不是完全站著挨打,成功的以 DoS 攻擊的方式攻擊了數間俄羅斯的新聞媒體。

所以目前這個世代的「資訊戰」,其實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是以癱瘓對方的指揮能力,或是破壞對方的基礎建設為主。事實上像電影裡描述的那種從遠端控制敵國的各種內部系統,怎麼看都是不太可能的 -- 反而是像這次俄喬戰爭一樣,以防堵對方的資訊接收與發送為主要目的的資訊戰,才是比較可能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