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測蘋果公司(Apple)接下來會開發什麼新奇的電子產品﹐可能是IT行業、華爾街和博客圈最喜歡談論的話題。最新的傳聞是﹐在2008年6月9日開始的“蘋果全球程序員大會”上﹐蘋果公司首席執行長史蒂夫•喬伯斯(Steve Jobs)將公佈能通過3G無線網絡瀏覽互聯網的新版iPhone。不過﹐與其關注眼前發生的事﹐不如猜猜蘋果未來五年會推出怎樣的數碼產品會更有意思。當然﹐喬伯斯的保密工作一向做得很好﹐進行這樣的猜測跟白日做夢差不多。這一點﹐只要在網上搜索一下“蘋果”和“產品假想”(mockup)﹐看看蘋果迷們發明的虛構產品就知道了。調研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在最近公佈的一份報告中﹐就試圖預測蘋果公司在2013年推出的各種產品。不過﹐該機構並沒有進行天馬行空的猜想、預測出噴氣背包飛行器等稀奇古怪的東西﹐而是根據蘋果最近的產品發展史對其未來做出展望。Forrester的結論是﹕雖然蘋果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產品都是iPod和iPhone等移動產品﹐但公司將致力於讓其產品遍及家庭起居的每個角落。Forrester預測的蘋果新產品包括一個可以掛在牆上的數碼相框﹐配備高清晰屏幕和揚聲器﹐能通過無線方式播放家中別處電腦上的媒體文件﹐如照片、視頻和音樂等。這種產品早已存在﹐但蘋果公司能讓它煥發新的光芒--比如融入獨特的設計﹐配備觸摸屏﹐用戶手指輕輕一擦就能切換圖片﹐就像iPhone的操作那樣。在臥室﹐Forrester猜想蘋果公司會推出“時鐘收音機”﹐並能通過家庭網絡播放音樂和其它媒體文件﹔也有可能推出“蘋果之音”(AppleSound)萬能遙控器﹐同樣配備觸摸屏﹐讓用戶在家四處走動時就能瀏覽音樂清單﹐更換音響中播放的歌曲。後者這種技術已經有了雛形﹐一個名為Signal的應用程序(www.alloysoft.com)可以將iPod touch和iPhone變成蘋果iTunes程序的遙控器。Forrester還認為﹐蘋果公司可能會把蘋果專賣店裡提供的Genius Bar技術支持服務引入家庭。隨著蘋果系列產品在家庭中的普及﹐家庭安裝服務將變得日益重要。“如果家裡有五、六種不同的蘋果產品﹐安裝工作的複雜性會讓人頭疼。” 負責撰寫該報告的Forrester 分析師之一J.P.剛德(J.P. Gownder)說道。蘋果公司的發言人拒絕對公司的產品計劃發表評論。之所以有這么多人對預測蘋果未來的產品樂此不疲﹐部分原因在於喬伯斯讓人看到了他高超的駕馭能力﹐成功地讓一家矽谷電腦公司在其本來無權專美的多個市場中佔據了領先地位。iPod仍是最主流的MP3播放器﹐佔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蘋果公司現在是美國最大的音樂零售商﹐超過了沃爾瑪(Wal-Mart Stores)﹔推出iPhone進入手機市場不到一年時間﹐蘋果公司就成為美國第二大智能手機供應商。實際上﹐蘋果公司已經推出一個適用於家庭起居室但未引起廣泛關注的產品﹕名為Apple TV的機頂盒﹐它能通過家庭網絡播放從網上下載以及電腦中存放的音樂、圖片和電影。2008年初﹐蘋果公司將該產品的價格調低70美元﹐至229美元。在此後的一次訪談中﹐喬伯斯說他對該產品的銷售情況很失望。雖然遭遇一些挫折﹐但密切跟蹤蘋果公司動向的人說﹐喬伯斯的意圖很明顯。“我認為﹐喬伯斯的一舉一動都旨在把蘋果產品覆蓋到家庭的各個角落。”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訪問學者、施樂公司位於加州Palo Alto市PARC研究中心的前主任約翰•布朗(John Seely Brown)說道﹐該研究中心曾參與Macintosh電腦的一些原創設計。有一個很早就有、但一再被證明是錯誤的預測﹕蘋果公司可能推出自己的電視機。Forrester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大﹔但有些人始終認為﹐隨著傳統電視機製造商開始把上網功能融入電視﹐蘋果公司總有一天會進入這個行業。蘋果已經設計出跟一些高清晰電視(HDTV)尺寸一樣大的電腦屏幕。和喬伯斯共同創立蘋果公司的史蒂夫•沃茲奈克(Steve Wozniak)說﹐推出一種能瀏覽互聯網和本地電腦上的媒體文件的電視機﹐“這是個很好的想法”。“我最近才剛剛開始考慮這個想法﹐” 沃茲奈克說﹐“但很明顯﹐蘋果公司已經進入了顯示設備這一行業。”布朗認為﹐蘋果公司可能會簡化傳統電視的功能﹐比如那顯示數百個頻道節目、令人暈頭轉向的電子收視指南。“很多人都覺得高清晰電視的操作界面非常複雜﹐”他說﹐“就像操作電腦系統一樣讓人頭疼。”
1 則留言:
蘋果公司提速在華零售業務-
蘋果公司(Apple Inc.)正加快實施在中國的零售策略。多年來﹐蘋果一直對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科技市場之一敬而遠之。
這家高科技巨頭因很少按照當地口味定制或營銷其產品而招致了一些非議。這些年來﹐中國消費者獲得蘋果產品的渠道一直很有限﹐原因之一是該公司將重點放在了佔其業務主要組成部分的發達市場。而聯想集團(Lenovo Group Ltd.)和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Co.)等競爭對手則通過在零售和營銷領域的投資實現了高速增長。
研究機構Gartner Inc.的客戶處理部執行副總裁查爾斯•斯馬爾德斯(Charles Smulders)說﹐對蘋果而言﹐中國的優先程度較低。
但隨著在華銷量的大幅增長﹐蘋果的看法似乎正發生改變﹐上週六, 該公司在中國的首家全系列蘋果專賣店在北京開業。過去兩年中﹐在中國大量開張的電腦商城中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蘋果產品轉售商。儘管iPhone手機尚未在中國正式發佈﹐但許多熱切的消費者已經購買了這款產品﹐並進行了改造﹐使其能在中國使用。蘋果稱﹐公司仍致力於將iPhone引入中國大陸﹐這一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
如今﹐蘋果品牌在中國一線大城市那些收入不菲且精通科技的年輕人中幾乎無人不曉﹐這些人也是蘋果在中國的目標人群。中國許多現有的Mac用戶都會向轉售商支付高昂的價格購買電腦、iPod和iPhone。Gartner分析師Simon Ye認為﹐儘管這一人群只是很小的一塊蛋糕──高端電腦僅佔中國總體市場的1%至2%──但分析師表示﹐該公司打造時尚與成功象徵的品牌定位不錯。蘋果拓展在華業務的時機也恰到好處﹐因為目前這裡的家庭收入正在增長。
Simon Ye說﹐幾年前﹐中國的人均年收入比一台電腦的價格高不了多少。
蘋果表示﹐目前為止它進軍中國市場的勢頭還很足。該公司交付的電腦目前已具有中文選項。蘋果零售業務高級副總裁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說﹐我們沒有為進入中國等上太久時間﹔我們每年都會進入到一個新的國家。地球上你找不到第二家如此大刀闊斧地開設新店的零售商。
約翰遜表示﹐該公司計劃明年在北京再開一家商店﹐同時也將考慮進入上海。他說﹐蘋果的專賣店創造了公司全球收入的20%。目前蘋果僅在美國和中國等七個國家開設有專賣店。
從2006年第四季度到2007年第四季度﹐蘋果在中國的個人電腦銷量增長了一倍多﹐從8,500台增加到22,000台。這在整個領域所佔的比例很小﹐但其增速卻超過了中國快速發展的電腦市場的增幅。科技市場研究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的信息顯示﹐按發貨量計﹐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腦市場。
蘋果的在華銷量仍不到中國總體市場的1%﹐與其在美國的強勁增長形成了鮮明對照。不過它在中國卻擁有了一批忠實的追隨者。在蘋果的北京專賣店開業12個小時前﹐就有近100人排起了長隊﹐儘管該公司除了向一些現有用戶發出電子郵件外﹐並未宣傳這家商店的開業。早到的人在附近一個多功能室安頓下來﹐還有人帶著帳篷﹐幾乎每個人都至少擁有一件蘋果的產品﹐地上的白線密密麻麻地交織在一起。
蘋果管理人員稱﹐他們對公司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因為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中哪怕是一個較小的比例也意味著巨大的潛在市場。約翰遜說﹐北京擁有轎車的人數超過了我們設有商店的許多美國城市的客戶數量﹔因此蘋果的產品在這裡擁有巨大的市場. . . .如果你能買得起車﹐我想你就能買得起iPod或Mac。
北京麥金塔用戶會(Beijing Macintosh User Group)會長馮巖(David Feng)說﹐蘋果在中國播出的廣告與在美國播出的iPod用戶跳舞的剪影廣告一樣﹐這令一些對蘋果產品不太熟悉的人大惑不解。
在新店開張前﹐如果Mac用戶要想維護或是更新電腦﹐很多時候只能依靠自己的設備。有些人成立了蘋果用戶組織﹐相互間提供自願技術支持﹐其中就包括這家位於北京的用戶會。有人說﹐可用軟件的缺乏也是一個不足。盜版Windows軟件在中國隨處可見﹐價格也非常便宜﹐而即使是正版的Mac軟件也很難找到。
發佈留言